*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小麦策略
剧烈腹痛……竟然是这个病!
撰文丨河北省人民医院 于晓东
急诊7点夜班接班,交班时白班医生尤其强调要注意一名患者的结果回报,再次简单询问病人基本情况后,我查阅了患者病历。
患者男性,52岁,2天前患者进食后出现胸前区疼痛,间断发作,程度较重,逐渐向左下腹转移,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伴发热,体温最高至38℃,无腹泻、便秘、黑便,无胸闷、咳嗽、咳痰等,3小时前患者上述症状较前加重,伴头晕、肢体无力,来诊。
既往,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3年,规律服用药物;高血压病史10年,目前应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2.5mg 1次/日”,自诉血压控制在140-150/70-85mmHg左右;2型糖尿病病史11年,目前应用50R精蛋白胰岛素12U早晚各一次,自诉血糖控制不清。
查体: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软,左下腹压痛明显,未闻及异常包块。
接诊后完善心电图、血常规、急诊全项、肌钙蛋白、心脏超声、凝血四项、快速D-二聚体检测、淀粉酶等检验,基于患者病情,完善腹盆腔及肾脏CT检查。
期间患者腹痛不止,遂予以曲马多肌肉注射对症处理。
相关检验结果回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8×109/L↑,中性粒细胞90.7%↑,血红蛋白150g/L,血小板301×109/L,C反应蛋白4.35mg/L。
急诊全项:血钾6.1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6.9mmol/L↓,阴离子间隙30.22↑,渗透压305.6mOsm/L,尿素9.62mmol/L↑小麦策略,血糖17.78mmol/L↑,淀粉酶189U/L↑,余未见异常。
肌钙蛋白、凝血四项、D-二聚体、心脏超声、腹盆部及肾脏CT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见图1)。
图1
结合上述结果,我们立即给患者完善了血气分析:pH值6.93(低于极限报危急值)↓,二氧化碳分压13.56mmHg(低于极限报危急值)↓,氧分压138.68mmHg↑,实际碳酸氢盐2.8mmol/L(低于极限报危急值)↓,钾离子浓度5.99mmol/L↑,葡萄糖18.33mmol/L↑,乳酸2.09mmol/L↑。
患者初为胸痛,向左下腹转移,还有恶心、呕吐,乍一看似乎不像是内分泌科的疾病,但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再结合以上检验结果,我们不禁怀疑,患者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遂立即完善血酮检测,补液同时予以125ml即6.25g碳酸氢钠静点纠酸,尼松止痛治疗,患者症状随即得到缓解。
此时血酮结果回报,5.71mmol/L↑。果然!
遂立即请内分泌科医生急会诊。内分泌科会诊追问胰岛素应用剂量,自诉1周前应用方案为50R精蛋白胰岛素16U,考虑腹痛与酮症酸中毒相关性大,转入专科进行下一步治疗。
DKA与腹痛?
2型糖尿病日益增加,应用药物及胰岛素降糖普遍存在,其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及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目前认为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应激及多原因导致降糖不足。
关于DKA引起的腹痛,目前病因不明,可能涉及自身免疫、肠道病毒及遗传易感等,较为认可的机制是:
DKA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血PH升高,H+蓄积,进而致痛;
代谢性酸中毒往往合并高钾血症,一定条件下浓度较高的钾离子可成为内源性致痛物质,其腹痛程度与酸中毒的严重性密切相关;
血液中渗透压升高,加重腹膜及肠系膜脱水,发生所谓的干性腹膜炎引起腹痛。
针对上述机制,具体细节仍需进一步探索。
DKA早期临床表现即糖尿病症状加重,出现酸中毒后可表现为深大呼吸、嗜睡、意识障碍、呼气可有烂苹果味,少数病人可出现腹痛,类似于急腹症。
DKA所致腹痛与AP的区别有多少?
对于疑似急腹症患者应特别注意诊断与鉴别诊断,DKA所致腹痛及其化验指标,主要需要与急性胰腺炎(AP)相鉴别,两者在治疗上相差甚远,尽早完成诊断尤为重要。
DKA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预后凶险,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针对其临床表现,应特别注意强调完善血糖、尿酮体及淀粉酶等检测。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全力救治,否则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短期内死亡。
小结
临床工作中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腹痛患者,应重视其糖尿病病史的追问,完善患者血糖、血酮的检测;如若不能完全排除DKA所致腹痛时,严禁外科手术,以免加重病情,诱发严重并发症。尽早明确腹痛原因,以方便治疗,减少患者痛苦时间。
责任编辑|叶子
本文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佳成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