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越来越多更精准、更高效、副作用更小的放疗技术美林配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将大大提升。
撰文 | 郭雪梅
责编丨汪 航
36岁的杨先生此前是一名飞行员,2015年,他被确诊为。这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较为罕见,但在中国南方,发病率较高。
由于鼻咽部位置隐匿,不易检查,且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有数据统计,约70%-80%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已达到局部晚期。
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过去,因多重因素限制,鼻咽癌患者的治疗常常面临诸多棘手的难题。
2011年,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率先在国内引入全球先进的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设备。借助这一医疗“黑科技”,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为杨先生量身定制了一套精准的放疗计划,不仅有效控制了病情,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他的器官功能,最终助力他成功重返蓝天。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主任王颖杰正在门诊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位癌症患者都有杨先生这份幸运……
放疗的难题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5年最新发布的第4版《癌症地图》(The Cancer Atlas, 4th edition),目前,全球有近1900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和100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在我国,癌症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也十分严峻。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我国有482.47万新发癌症病例,恶性肿瘤死亡人数达257.42万。
对于癌症治疗,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化疗、手术、放疗三大手段。其中,放疗常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能直接破坏肿瘤组织美林配资,消除病灶。此前有临床数据显示,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
然而,放疗在其技术层面的难点曾长期困扰着医疗界。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主任王颖杰告诉“医学界”,在传统放疗模式下,治疗方案相对单一,难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精准调整。例如对于胰腺癌等复杂肿瘤,传统放疗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疗效。
另一个问题在于,传统放疗的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大。以肺癌为例,传统放疗通常需要30次左右的治疗,每次剂量较小,治疗周期长达数月,这对患者的体力和耐受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此外,由于传统放疗的精准度有限,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患者常常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王颖杰与团队做术前讨论
针对这些难点,自2000年左右,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一直在探索立体定向精准放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改变剂量分割模式,他们在不同类型的肿瘤治疗中进行了大量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56岁的张先生此前是一位肾癌患者,双侧肾脏均被确诊为肾细胞癌。按照传统治疗方案,他需要切除双侧肾脏,随后进行透析,等待肾移植。但他希望寻找一种不通过手术切除肾脏的治疗方法,最终来到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经过多学科会诊,医院专家们决定采用立体定向精准放疗技术,同时对他双侧肾脏的肿瘤进行治疗。王颖杰介绍,治疗过程中,患者仅出现了轻度的胃肠道反应,且未使用任何药物就自行缓解。
更令人惊喜的是,患者在治疗后的1年、3年、5年复查中,不仅肿瘤消失,肾脏功能也得到了完美保留。超声检查显示,患者的双肾功能均保持正常,生活质量未受影响。
不仅是肾癌,在肺癌领域,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在国内首创并推广了肺癌精准放疗技术,提出“定位精准、靶区精细、剂量精确”的技术内涵,通过TOMO技术实现了高剂量、少分次的放疗模式,显著提高了早期、中期和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
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放疗利器”美林配资
在王颖杰看来,放疗效果的提升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
但在十多年前,传统放疗设备在治疗范围和精准度上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复杂病例的治疗需求,这使得放疗在某些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当时,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精准、更高效、副作用更小的放疗技术,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王颖杰回忆道。
2011年,他得到一个出国访问的机会,前往美国蒙莫斯医学中心交流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技术。这是一种集影像引导、剂量引导与调强适形放疗(IMRT)于一体的先进放射治疗技术,是当时全球最先进的放疗设备,在国内仅个别医院拥有。
王颖杰介绍,TOMO作为一种高端放疗设备,具备通用性强、治疗范围广、精准度高等显著优势。它能够实现从头到脚、从大到小、从简单到复杂肿瘤的全面治疗,其独特的计划系统和快速治疗能力使其在处理复杂、难治肿瘤时表现出色。
2012年,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牵头成立首个院中院——“空军总医院肿瘤医院”,该院以放疗科为龙头,联合了肿瘤内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等多个科室,建立了一个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平台,王颖杰被任命为肿瘤医院副院长。
同年,医院宣布与美国肿瘤放疗界顶尖的威斯康星大学合作,首次引进了TOMO放射治疗系统,使得放疗科的技术平台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王颖杰 在TOMO放射治疗系统 前为患者摆位
“TOMO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治疗手段,它就像一个强大的武器,让我们能够更精准地打击肿瘤,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患者的损伤。”王颖杰说。
以胰腺癌为例,过去传统放疗难以取得良好疗效,而TOMO技术通过改变剂量分割模式,采用高剂量、少分次的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王颖杰曾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男性胰腺癌患者,肝脏也出现了转移,按照传统治疗方案,这位患者预计生存期仅两三个月。
但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TOMO放疗后,他的生存期延长至十个月,此前患病时的疼痛也迅速缓解,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见证放疗技术25年变迁
作为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主任,王颖杰亲历了过去几十年中国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变革。从最初的二维放疗,到三维适形放疗,再到如今的立体定向精准放疗,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王颖杰告诉“医学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目前在放疗技术水平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丝毫不逊色于欧美等地区国家。
随着放疗技术的变革,过去15年间,王颖杰也带领中国医生团队在国际顶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关肿瘤精准放疗的文章,还参与了中国第一部放射外科专著《肿瘤放射外科治疗学》等书籍的编写工作,为中国在立体定向精准放疗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工作中的 王颖杰
今年年初,王颖杰当选为中国TOMO联盟秘书长。据了解,该联盟是国内放疗领域的首个新兴医联体,由放疗届的两位领军人物——于金明院士和马骏院士领衔,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放疗专业力量。
王颖杰向“医学界”解释,尽管中国在放疗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以TOMO为例,全国目前已经有将近150家医院引进了TOMO设备,但如何充分发挥TOMO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此外,不同医院对TOMO设备的使用情况参差不齐,治疗方案也不够统一。这种不统一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也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推广。
因此,王颖杰强调,联盟的成立旨在整合全国的TOMO设备资源,通过统一培训和规范技术方案,提升设备的利用率和临床科研水平。联盟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全国的TOMO设备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为全国领先的放疗科,王颖杰表示,医院还积极与国内头部的TOMO厂商中核安科锐等紧密合作,致力于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打造成TOMO的全球技术培训中心、科研中心和临床中心。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佳成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